最近,央视新闻播放了一则备受关注的内容,讲述了我国歼-16战机在一次任务中与外军隐身战机发生了近距离交锋。令人震惊的是,飞行员李超在这次交锋中,成功锁定了敌方的两架隐身战机。
这件事发生在去年,当时李超驾驶歼-16执行驱离任务,遇到了两架隐身战机。在空中,双方展开了激烈的“空中缠斗”,形势一度非常紧张。不过,歼-16凭借强大的性能,成功同时锁定了对方的目标。节目中特别提到,这次近距离遭遇是至今唯一一次发生的此类事件,此后,这类隐身战机再也没有出现在中国近海地区。外界普遍猜测,这次交锋很可能与美国的F-22战机有关。
之所以这么猜测,是因为F-35战机早就出现在过中国周边并与我军交手,不算什么新鲜事,而F-22则一直处于较为神秘的状态。正巧,2024年美国曾将8架F-22部署在日本嘉手纳空军基地,但部署后几乎没有再有任何相关消息。结合央视披露的细节,很多分析认为,歼-16在近海遇到的正是F-22战机。
F-22一直被视为美国的“看家法宝”,被誉为全球首款五代机,是美国空军的标志性装备。美军宣称F-22具备无与伦比的隐身能力和制空优势。但如果歼-16真的能在空中同时锁定两架F-22,那么意味着美国最为骄傲的隐身战机,在中国近海遭遇了挑战。
展开剩余70%歼-16的定位虽然是“四代半”,即四代战机的改进型,但它为何能取得如此成绩呢?关键就在于其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和导弹优势。
歼-16装备了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,这种雷达具有远距离探测能力,抗干扰性强,尤其在捕捉隐身战机方面表现出色。如果有大型预警机的辅助,再加上歼-16整体较高的信息化水平,飞行员可以接收和处理来自多个源的数据,这使得歼-16即使面对隐身战机,也能够有效锁定目标。
换句话说,即便是隐身战机,只要条件合适,歼-16也能够在空中形成优势。击败五代机并不一定需要五代机本身。更为重要的是,歼-16搭载的导弹具有极强的打击能力。例如,霹雳-15中远程空空导弹,具备远程打击、精准制导的能力,结合歼-16的强大雷达系统,完全能够对隐身目标进行有效压制。
有人可能会问:美军隐身战机不是宣称在雷达上“看不见”吗?为什么歼-16能够发现它们?其实,“隐身神话”本身就存在漏洞。隐身技术并不是让战机完全消失,而是尽量降低被探测的概率。只要雷达的频段合适,再加上经验丰富的飞行员,隐身战机仍然是有可能被发现和锁定的。
事实上,全球多个国家都在研究如何对抗隐身战机。中国的米波雷达、相控阵雷达,以及日益完善的作战体系,都在逐步突破隐身战机的防御。歼-16这次成功锁定隐身目标,正是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进展的标志。
过去,美军一直依赖“技术代差”来维持军事优势,认为有了F-22和F-35这样的隐身战机,就可以在战场上占据绝对优势。但如今,中国空军正用实际行动证明,差距正在迅速缩小,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开始逆转。中国的进步并不仅仅体现在单架战机的实力上,而是整个空军体系的提升。从雷达预警到信息共享,再到先进导弹,中国空军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组合。
因此,央视曝光的这一细节不仅是新闻,它也向世界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:中国空军已经具备了与美军隐身战机正面抗衡的能力。而美军的隐身神话,虽然依然被大肆宣传,但它的绝对优势正在被一点一点削弱。美国迟早会意识到,在某些方面,它与中国的差距正在缩小,甚至会被逆转。
发布于:天津市保宇配资-炒股配资手机版-低息配资公司-10倍股票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